L农商银行跨区域经营竞争战略思考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5255 论文编号:sb2025062816231453389 日期:2025-07-08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MBA论文,本文以L农商银行跨区域经营竞争战略研究为主体,运用企业战略管理及竞争战略等相关理论,与PEST分析、波特五力分析相结合,对L农商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了分析,并运用了SWOT矩阵、QSPM矩阵分析,选择了适合的跨区域经营竞争战略,并针对战略的实施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农村商业银行是我国独有的金融机构模式,其前身可追溯到的农村信用社,是实行社员制并由国家代管的集体经济性质的企业,因该经营模式不适应经济社会的竞争发展,按照国家政策进行了商业银行模式的股份制改革,2001年第一批农村商业银行改制成立。与国有商业银行和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其具备在县域、农村覆盖面广的优势,经营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服务“三农”、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主力军作用,也是推动乡村振兴和普惠金融的重要支点。新冠疫情的爆发,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特别是对人们的消费和出行模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很多实体经济面对新冠肺炎的蔓延和控制,因资金链的问题难以为继,因此也对银行机构的业务发展和资产质量造成很大的冲击,农商银行如何依托跨区域经营优势,在后疫情时代的市场竞争中规避金融风险,探索适合的竞争战略,提升自身金融竞争力,从而提高经营水平及业绩,成为农商银行重点关注的课题。
近年来,在我国金融改革的背景下,以金融政策支持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普惠金融的覆盖面和政策引导也在逐步深化,很多金融机构开始在县域和农村布局金融市场,为农村金融市场和农商银行经营带来新的竞争和冲击。一方面,利率市场化加速、存款保险制度推出、民营银行牌照逐步放开、互联网金融崛起给农商经营带来了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纷纷业务下沉至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强化了农村金融战略布局,村镇银行与农商银行目标客群高度重合。农村商业银行面对金融市场竞争激烈、本地市场接近饱和、市场占有率逐年降低的经营现状,开设异地分支行抢占空白市场,选择适合的跨区域经营竞争战略不断提升金融竞争力,对农村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MBA论文怎么写
MBA论文怎么写

........................
1.2研究工具与方法
1.2.1研究工具
(1)PEST分析
PEST分析是宏观环境分析的重要工具,以现掌握的相关信息和数据为基础,从政治、经济、社会、科学四项环境进行分析,确定外部机会与威胁,明确L农商银行跨区域经营竞争战略选择的宏观环境依据。
(2)波特五力分析
通过对企业的现有竞争者、潜在进入者、替代品威胁、供应商议价能力、购买者议价能力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明确L农商银行的优势和劣势,从而选择适合的跨区域经营竞争战略,明确跨区域经营竞争优势。
(3)EFE矩阵
EFE矩阵即外部因素评价矩阵,选取跨区域经营的关键外部因素,并对竞争战略研究的外部机会和威胁进行主观量化分析,对其进行权重赋值和计算评分,从而计算出L农商银行的总加权分,判断其是否能够有效利用现有机会规避外部威胁。
(4)IFE矩阵
IFE矩阵即内部因素评价矩阵,利用该工具对L农商银行跨区域经营内部环境中的企业经营现状、资源和能力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对其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内部环境关键要素,并对竞争战略研究的内部优势和劣势进行量化分析,权重赋值和计算评分,从而对跨区域经营的优劣势进行比较。
....................
2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主要概念界定
2.1.1农村商业银行
农村商业银行(简称:农商银行)是基于原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改制而成的,由辖内农民、农村工商户、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共同入股发起设立的商业银行,原银保监会定义其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市场定位为支持“三农”、小微企业、县域经济发展。自2001年我国第一批三家农商银行成立以来,农商银行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截至2021年末,全国共有1596家农村商业银行法人机构,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激发地方金融市场活力、提高农村金融核心竞争力、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农村商业银行均为独立法人,接受所在省(直辖市)省联社的管理、指导、协调、服务,每个省(直辖市)的农村商业银行使用统一的业务系统,跨省农商银行间业务系统不同,无法实现跨省柜面业务的办理。
2.1.2跨区域经营
广义的跨区域经营是企业在其注册地以外的地区开展经营活动,即在登记主管机关管辖范围以外的地区依法登记设点经营,表现形式主要为注册地和经营地不一致。
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根据原银保监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规定:农商行满足设立满1年以上、监管评级良好、注册资本不低于5亿元人民币、主要审慎监管指标符合监管要求等条件,可在注册地辖区外设立支行。因此,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可以归纳为:农商行在注册地辖区以外的县(市)区设立的分支行,被定义为异地分支行,本文主要对异地分支行的跨区域经营竞争战略进行研究。
L农村商业银行注册地L市(县级市),L市隶属于Y市(地级市),本文研究的跨区域经营,是指在Y市辖属各县市区(不包括L市)设立的异地分支行的经营,论文中所指的本地营业网点,是指L市内设立的支行、分理处。L农商银行跨区域经营具有集中化特点,即异地分支行、本地营业网点经营地全部隶属于地级市Y市。L市是Y市第一、省内第二的经济强县,在Y市享有较高知名度,论文跨区域经营竞争战略研究、环境分析、数据分析等,是在依托本地经营、对L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Y市跨区域经营分析和竞争战略的选择及保障实施研究。
...................................
2.2相关理论基础
2.2.1企业战略管理及竞争战略理论
(1)企业战略管理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趋于多元化和复杂化,具有整体性、长期性、权威性、环境适应性等特点,理论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环境适应性理论,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著名管理学家钱德勒出版《战略与结构:工业企业使的考证》,开启了企业战略问题研究,提出了“结构追随战略”的论点,企业战略的出发点是适应环境,战略目标是提高市场占有率,战略的实施需要组织结构变化与之相适应。二是竞争战略理论,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企业战略的核心是获取竞争优势,而影响竞争优势的两个因素是产业的吸引力和企业在产业中的相对竞争地位。1984年沃纳菲尔特发表“企业的资源基础论”,假设企业具有不同的无形和有形的资源且可转变成独特的能力,使企业具有持久竞争优势。三是企业核心能力理论,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发表《企业核心能力》,形成“核心能力学派”,该理论假设企业独有不同的资源从而形成不同的能力,使企业形成竞争优势,强调企业内部条件对于保持竞争优势、获取超额利润起决定性作用,1995年发表的《资源竞争:90年代的战略》提出了“企业资源观”,企业资源价值评估不只局限在企业内部,可通过外部与竞争对手的资源比较来发现有价值的资源。
不同的学者对战略有各自的理解,安德鲁斯认为公司战略是将企业的总体目标、具体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政策、行动计划综合在一起的模式。弗雷德·R·戴维认为战略管理是制定、实施和评价使组织能够达到其目标的、跨功能决策的艺术与科学。安索夫认为战略是明确现在所处的位置和资源,清楚地界定目标,确定实现目标而必须采取的行动。从操作层面看,企业战略管理,包括战略的设计、选择、控制和实施以期达到预期目标的全过程,重点是战略制定与战略实施两个部分。钱德勒认为战略包括确定企业长期目标、实现目标所采取的行动方案、资源分配方案三个部分。韦尔奇认为战略并不是一个详细的行动计划,而是一个中心思想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的发展演化。
.................................
3 L农商银行跨区域经营外部环境分析 .......................... 12
3.1 宏观环境分析 ................................. 12
3.1.1 政治环境分析 ........................... 12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13
4 L农商银行跨区域经营内部环境分析 .............................. 20
4.1 L农商银行经营现状 ................................. 20
4.1.1 主要经营指标 ............................. 20
4.1.2 主要监管指标 ............................... 21
5 跨区域经营竞争战略分析与选择 .................... 35
5.1 跨区域经营竞争战略目标 ................... 35
5.1.1 使命及愿景 ................................. 35
5.1.2 战略目标 ................................ 35
6跨区域经营竞争战略实施与保障措施
6.1跨区域经营竞争战略实施
6.1.1市场定位差异化结合各级政府“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的政策导向,坚守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发展的经营宗旨,坚持“面向‘三农’、面向小微企业、面向社区家庭”的市场定位,针对营业网点不同的地理位置、经济环境、客户分类等设定和细分“因地制宜、因客而异”的差异化市场定位。
跨区域经营的竞争,与总行及当地网点在本地金融市场的竞争能力密不可分,跨区域经营异地分支行的经营发展,要依托总行较高的竞争力,要看总行对其在拓展异地市场的竞争中能够提供多少的财力、物力支持,总行较高的整体竞争力在无形中能够促进跨区域经营竞争力的提高,因此,跨区域经营差异化竞争战略的实施,也包括本地支行的市场定位差异化。
本地营业网点以L市行政区划的街道、乡镇为中心点,周边辐射20公里半径,利用本地经营点多面广、有地缘人缘的优势,明确该区域的经济态势、居民的收入来源,找准客户痛点,认真进行市场研判,在全行市场定位的基础上,再确定每个支行(含其管辖的分理处)的差异化市场定位,例如辐射半径以种植业为主的,主推服务“三农”、服务“种植业”的市场定位,辐射半径以养殖业为主的,主推服务“三农”、服务“养殖业”的市场定位,辐射半径以个体工商户为主的,主推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个体工商户的市场定位,辐射半径以生产业为主的,主推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制造业的市场定位,辐射半径以经济企业园区为主的,推出支持实体经济、支持流动资金需求的市场定位,辐射半径以公职人员为主的,主推服务社区居民、服务消费需求的市场定位,实现市场定位差异化。

MBA论文参考
MBA论文参考

...............................
结论与展望
L农商银行是服务地方经济的金融主力军,随着本地金融市场的日趋饱和激烈竞争,设立异地分支行实行跨区域经营。本文以L农商银行跨区域经营竞争战略研究为主体,运用企业战略管理及竞争战略等相关理论,与PEST分析、波特五力分析相结合,对L农商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了分析,并运用了SWOT矩阵、QSPM矩阵分析,选择了适合的跨区域经营竞争战略,并针对战略的实施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L农商银行跨区域经营的机会与威胁、优势与劣势
本文对跨区域经营的外部宏观环境和行业竞争环境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提出主要机会包括我国经济呈现平稳发展趋势、坚守市场定位获取政府支持、经营地经济发展稳健、政策导向带来新机遇、科学技术发展迅猛;主要威胁包括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监管政策收紧、金融机构多且竞争激烈、替代品威胁较大、供应商议价能力逐渐增强。同时,对内部的经营现状、企业资源、企业能力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提出主要优势包括营业网点点多面广有地缘人缘优势、客户群相对稳定且后备资源充足、经营指标持续向好实现稳健经营、监管指标和核心监管指标全部达标抗风险能力较强、组织架构合理且基本满足日常管理需求;主要劣势包括产品种类较单一、人力资源竞争力不足、信息技术支撑力弱、跨区域经营组织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不足、跨区域经营的异地分支行在当地的品牌认可度一般。
(2)L农商银行跨区域经营应选择差异化竞争战略
通过对关键外部因素进行的权重赋值量化了外部机会与威胁,得2.85分,说明能够对外部的机会和威胁做出反应,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去利用有利的机会避开不利的威胁。通过对关键内部因素进行的权重赋值量化了内部优势与劣势,得2.7分,说明内部状况处于强势,能够利用优势克服劣势。通过SWOT矩阵、QSPM矩阵分析,确定差异化竞争战略是L农商银行跨区域经营应优选的竞争战略。
参考文献(略)


上一篇:N公司空气能热水器营销策略优化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相关MBA论文论文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