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体育论文,本文通过对“AI智慧体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旨在为“AI智慧体育”介入体育教学的未来发展提供坚实的研究基础,并为广大的体育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不断地上升到新的高度。同样,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和体育领域得到了重视,这不仅为体育和教育领域带来了重大的机遇,同时也对人工智能应用在小学体育教学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提出了重大的挑战。
小学体育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育的基础,同时也是我国体育强国重要战略的基础,教育的现代化同时也应该体现教学方式、方法的现代化,教学方式、方法的现代化同样离不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应用。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1],文件中提出学校体育工作应着力改善教学条件、完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等要求。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文件中要求:“青少年需要至少熟练掌握1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并要确保学生在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文件还要求,截至2030年,学校体育的场地设施与体育运动的器材配置要达标率达到100%,要求青少年学生每星期参与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不少于三次,且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优秀率要达到25%以上”[2]。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方案中提到:“要不断改进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评价,建立以日常参与、体质健康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互结合的考查机制”;文件要求将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作为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文件还要求学校要客观现实记录学生日常体育运动参与的情况和体质健康监测的结果,做出定期的反馈,改进测试相关内容、方式、方法,形成激励学生加强体育运动锻炼的有效机制[3]。随着我国迈入“十四五计划”阶段,“数字中国”已然成为我们实现祖国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之一。
体育论文参考
............................
1.2选题依据
1.2.1政策驱动
1.2.1.1国家支持以及政策导向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工智能技术日渐成熟,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领域逐渐推广普及,智慧化体育教学已然成为了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部分。2018年国家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文件中提出要顺应智能技术的发展,大力建设“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推动教育资源的转变并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智能化等职业素养,要进一步探索出信息时代教育治理的新模式,“行动计划”还指出“智慧校园”的建设应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为依托和基础,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研究和示范平台等[6]。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指出在加快信息化教育变革的同时应着力建设智能化校园,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的智能平台[7]。2022年10月上海市政府颁布的《上海市促进人工智只能发展条例》[8]和2023年8月颁布的《上海市关于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9]分别强调了数字化、智能化智慧教学的建设和鼓励5G、AR、VR人工智能等智能技术在体育中应用。
1.2.1.2“双减”政策与“新课标”的要求
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强健的体魄是人们学习和生活的前提,也是人们发展的必要条件。小学是学生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也是运动技能的形成、体育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小学阶段的学生与初高中阶段的学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双减”政策指出要保证课后服务时间、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拓展课后服务渠道的要求,要不断提高课后服务水平,不断丰富学校体育课后服务内容,持续统筹整合社会资源[10]。2022年国家颁布新体育课程标准,即《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新课标”以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围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围绕如何破解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原则;不断完善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细化实施要求;不断强化课程育人导向、优化课程内容结构、研制学业质量标准、增强指导性、强化学段衔接;注重精神与体魄相结合、运动与健康相结合,不断优化学校体育育人新蓝图[11]。据此,“AI智慧体育”赋能小学体育教学有了新的理论依据。
..........................
第2章文献综述
2.1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小学体育
小学(Primary school),是人们接受初等正规教育的学校,小学在古代被称之为“蒙学”,包含着教育阶段和教育场所两层含义。教育内容主要是识字、写字以及封建道德的教育,教材一般为《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四书》等,古代的蒙学没有固定的年限[22],该学段的教学一般采用个别教学、注重背诵,古代的小学生也被称之为“蒙生”。小学教育通常指的是在国家教学阶段学制中的第一个阶段,其也称为初等教育,该阶段的教育对象主要是6至12岁的儿童。该阶段是国民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制性,是由国家通过立法形式确立的,它主要负责为学龄儿童打下知识文化基础和做好初步生活准备的教育,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阶段的基础,同时也是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将1—6年级划分为小学教育阶段,也有部分地区将1—5年级划为小学教育阶段。小学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基本的读写算能力、科学素养以及初步的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
小学体育(Prim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是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体育锻炼的教育,是指以实践的方式对小学生进行体育教育和卫生知识进行培养,在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同时进行科学体育锻炼的一种教育。
小学体育主要以游戏教学为主,着重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进行培养,教学的手段主要以学生的自主锻炼和兴趣、习惯的养成相结合。小学体育教学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育的基础,同时也是我国体育强国重要战略的基础。至此我国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在小学体育教学阶段主要对学生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以及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方面做出了不同的要求[23]。《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学要求做出稍微改动,其在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方三方面分别做出了不同的要求[24]。
...................................
2.2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国内研究现状
2.2.1.1国内相关政策的研究
2016年5月,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科技部、工信部四部委共同制定了《“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称《三年行动方案》),文件要求至2018年底基本打造出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创新平台与人工智能产业的体系,出台了培育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推进重点领域智能产品创新、提升终端产品智能化水平等一系列举措[49]。国务院在2017年7月颁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文件提出了学校要充分利用智能技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积极构建包含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在内的新型教育体系[50]。2018年4月国家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文件目标指出到2020年基本完成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布局,在人工智能理论技术研究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并推动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到2025年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领域取得新突破;到2030年高校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高地,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坚实的保障[51]。2018年国家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文件提出要顺应智能技术的发展,建设“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推动教育资源转变、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转变等,进一步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文件还指出要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产业高新技术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研究和示范[52]。2021年10月国家体育总局颁布了《“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文件要求大力推进“互联网+健身”和“物联网+健身”的模式,大力创建涵盖全民健身群众组织、场地设施等众多内容的数字化全民健身的服务平台,并创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模式等一系列举措[53]。
..........................
第3章研究对象与方法............................29
3.1研究对象..........................29
3.2研究方法..........................29
第4章实验设计与实施..........................34
4.1实验设计..................................................34
4.1.1教学实验目的........................................34
4.1.2教学实验流程........................................34
第5章研究结果与分析...........................49
5.1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分析..............................49
5.2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分析..............................51
第6章讨论与分析
6.1“AI智慧体育”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影响分析
经过为期12周的教学实验,实验组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的提升幅度相对比于对照组而言更为明显,通过教学实验说明“AI智慧体育”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在提升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作用,体育学习兴趣与的提升主要原因如下:
(1)“AI智慧体育”这种新的教学方式能够提升对体育课的兴趣程度,使学生喜欢上体育课。根据体育心理学中的自我决定和计划行为理论,内在动机是影响学生体育学习的态度、课堂的参与、能力学习的关键因素[91],教学方式的创新能够很大程度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态度。
(2)“AI智慧体育”能够创造出更佳融洽的课堂氛围。设备内搭载的一些体育运动小游戏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身体的各项素质与体育运动兴趣。王洁(2023)通过对“体育动漫”对体育学习兴趣影响进行研究,经过为期12周的教学实验发现通过实验干预后,运动参与、体育积极兴趣、自主与探究、体育消极兴趣四个维度上效果有显著的提升,且女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要比男生更加显著[92]。
(3)平台上的多种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视频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平台搭载有多重体育项目的学习视频,例如立定跳远、篮球运球、足球盘带运球等等,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进行自我学习,补齐了传统体育教学中课堂上才能学习的短板,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4)“AI智慧体育”能够迅速帮助学生做出即时的教学评价,使得学生能够随时知道自身的运动能力水平。冯聚(2020)通过对451名高中生和对6名体育教师进行调查发现,课堂即时评价的即时与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呈正相关性,即时评价是否即时对同年级和不同性别有着不一样的影响,且即时评价对体育学习兴趣的影响男生比例明显要高于女生比例[93]。
体育论文怎么写
..........................
第7章结论与建议
7.1结论
(1)在体育学习兴趣方面,实验组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各维度分数提升明显要更优于对照组,其中体育学习积极兴趣维度提升最为明显。据此,“AI智慧体育”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提升具有很大的帮助。
(2)在体育锻炼习惯方面,实验组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分数明显要优于对照组。据此,“AI智慧体育”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提升具有较大的帮助。
(3)在身体素质方面,实验组学生身体素质得到了更为明显的提高,提高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尤其在肺活量、50米跑以及仰卧起坐三个项目表现更为突出。据此,“AI智慧体育”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略)